「做人就要像蠟燭,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願本文的主人公能夠像蠟燭一樣溫暖你的心靈。
他是老師眼中的壞孩子,國小時老師更直言「沒救了」,可他卻靠著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愛,接連無氧挑戰五座8000公尺以上的大山,透過登山指引學習上障礙的少年重新找回人生方向。
他就是台灣著名的極限登山家——呂忠翰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壞孩子
呂忠翰出生在彰化鹿港,從小在田野間長大,在父母眼中他是體諒家長,會幫做家事的好孩子,深得親友的喜愛。
可在學校他卻是讓老師最頭疼的「問題」,貪玩不完成作業的他一直是老師懲罰的對象,後來舅舅的一次提議,讓他發現心中真實的自己「原來我只是和其他人走的路不一樣而已。」
回憶起這段往事,呂忠翰說「不知怎麼,我就是融不進學校的環境,感覺學習枯燥乏味。」
國小五年級時,舅舅提出建議,讓呂忠翰到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小學就讀,嘗試接受體制外教育,沒想到這卻打開了呂忠翰新世界的大門。
不同於一般課堂,這裏教授只是的方法並非透過書本,而是實踐,在這裏他遇到自己的偶像——林義賢老師。
林老師上課的方法非常獨特,沒有大道理,只有實踐,在田野上他帶著學生們開吉普車、蓋木屋、做鐵工,餓了就上山抓竹雞、飛鼠、山豬來吃。
「林老師給我埋下做職業登山者的種子,曾經野玩的經驗,也成了我最寶貴的財富。」
攀玉山險些喪命,越挫越勇登頂雪山
培養起登山的興趣,他便央求舅舅帶他去爬玉山,回憶起這次登山經歷,呂忠翰至今還脊背發涼,因為剛到山上走沒3公里,他竟然墜崖……
「玉山路滿大的,但我喜歡走旁邊的草叢,軟軟的,很好玩,走一走就飛下去了。」
幸好沒有一直掉下去,他掛在岩壁長出來的樹上,驚恐的他大聲呼救,舅舅這才發現他墜崖,趕忙救人,最後用藤蔓將他一點點拉起,化險為夷。
本以為呂忠翰的登山夢會就此打住,可他卻愈挫愈勇,14歲升入苗栗卓蘭全人實驗中學後,他成功登上雪山東峰。
雖然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但呂忠翰的個性卻很靦腆,特別是在這個同學多半來自中產家庭的體制外學校,完全和自己這個鄉下小子格格不入。
但慢慢的他發現大家好像都對自己「野」的經歷很感興趣,也在同學聊登山、打獵的故事中找到自信,慢慢從班級中的透明人變為同學傾訴心事的地下校長。
敵不過生活大考,灰頭土臉過7年木匠時光
很可惜,即便是體制外的學校也終究逃不開體制的考驗,登山的生活固然愉悅,可升學的壓力也擺在眼前,因為對讀書不在行,他幾次考大學都落榜。
他不想在讀補習班,拖累父母,選擇向生活低頭學做木工,賺錢養自己。
因為動手能力超群,他從最初月薪3萬的學徒很快成為薪7萬的師傅,但富足的生活並沒使他感到快樂,反而讓他很壓抑。
回想起在台北做工的日子,他說「每天都很趕、很焦躁,經常要被人指使的暈頭轉向」回到家他看著鏡子裏灰頭土臉的自己,反問「我到底在幹嘛?我到底走到哪里?」
就在他為了前途一籌莫展時,一份邀約讓他瞬間回血「母校全人中學邀我回校當老師」,這份工作並不輕鬆,薪資也和做木匠學徒時差不多,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欣然前往。
問及原因時他回答「一方面是這個學校帶我長大,我有義務回饋;另一方面,比起都市在開闊的山野我會很開心。」
回校做登山課老師,帶學生翻越人生高峰
回到母校,呂忠翰承擔起登山課的教學,自學許多有關登山的知識,還考下證書。
2011年,28歲的呂忠翰第一次帶隊,領著學弟妹從花蓮出發向馬博橫斷發起挑戰。
不料在大家好不容易到了馬利加南東峰時天氣驟變,驚雷頻起炸的人毛骨悚然,沒過多久豆大的雨珠便劈劈啪啪的落下。
呂忠翰卻不為所動繼續邁步向前,直到平時被嬌慣的孩子哭起來「拜託啦,不要再走了。」
這才安排學生們找地方坐下,煮黑糖水和泡面安慰,和他們講「不要遇到一點困難就萎縮不前,要敢於向自己發起挑戰……」
等雨勢稍稍減弱他便喊「出發了!」學生們只好打起精神,繼續向前沖。
雨漸漸停了,濃霧上來看不到方向,他們在樹林中迷失,直到傍晚濃霧散去才沖出林子,面前的是一片三層樓高的大草原。學生們感動落淚,仿佛劫後餘生一般,高聲歡呼著讚頌生命的美好。
這次經歷讓他們知道,其實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座山等待著自己去攀登,只有翻越這座山,才能真正長大,找到人生的方向。
在老師的眼中他曾是沒救的野孩子,靠著這股野勁,他不斷超越自我。
不僅成為了台灣著名的極限登山家,還指引在生活中面臨困境的孩子們找到方向。
願呂忠翰的生命故事可以給更多人以觸動,樂觀面對生命的挑戰,翻越屬於自己的生命之山。
原創內容,禁止轉載,違規轉載將追究所有權
記錄三千萬臺灣兒女的正能量故事,發現那些藏在人性中熠熠生輝的美好。
我是Zarathustra,帶你感受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好人好事~
記得按讚+追蹤@加油臺灣人,傳遞正能量,讓我們一起去發現身邊的感人故事,獲取更多暖心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