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就要像蠟燭,有一分熱,便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願本文的主人公能夠像蠟燭一樣溫暖你的心靈。
記錄三千萬臺灣兒女的正能量故事,發現那些藏在人性中熠熠生輝的美好。我是Zarathustra,帶你感受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好人好事~
「運動?小時候想都不敢想。」他坐在輪椅上看著自己的雙腿靜靜的說,從小走路就一跛一跛的的他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為「現代舞王」。
這位輪椅舞者名叫呂豐和,今年51歲,是新北市蘆洲區三民高中的行政人員,因罹患小兒麻痺在求學期間屢遭同學嘲笑和霸淩,可卻憑藉不服輸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在殘障亞運上奪得400公尺金牌,後來更成為臺灣首位輪椅舞蹈教師。
「我要用自身經歷鼓舞他人,讓同在輪椅的人也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出生6個月患小兒麻痺,求學路上飽受欺淩
呂豐和在出生6個月時不幸罹患小兒麻痺「因為走路跟別人不一樣,在上學時總會被嘲弄。」
體育課時同學們在操場上跑、跳,肢體不便的他只能在教室待著。「我追不上他們,很多同學就回來嘲笑啊,會打我,那時真的很難過,感覺活著沒有價值……」
好在有老師鼓勵,他才走出障礙造成的內心困境「國小三年級來了一位體育老師,鼓勵我,『下半身不方便,那就好好訓練上半身。』」
因為長期缺乏體能活動,體育老師初訓練他拉單杠時,上臂無法適應。
不想讓同學們看扁,他拼命的堅持,經過一段時間訓練,身體逐漸變得強壯「之後就慢慢開始喜歡體育課」。
高中時因為雙腳彎曲嚴重,他開刀治療,沒想到因此接觸到運動輪椅,繼而喚醒了深藏已久的運動魂。
「休養期間治療師武而謨帶我練習」在專業的指導與勤加練習下,呂豐和的運動能力有了很大進步。
「真的很幸運在人生的低谷能有貴人相助。」
運動中感受生命可能性,辛苦汗水澆灌出亞運金牌
訓練成效不斷凸顯,體能也越來越好,他漸漸的萌生了參賽的想法……
「雖然平時訓練很刻苦,但我沒有給自己預設立場,只是讓自己的去嘗試,去感受生命的可能性。」
帶著這樣的心態,1990年他參加了第七屆身心障礙者運動會「沒想到初次參賽便拿下金牌」這鼓舞了他的鬥志。
1996年更憑苦練代表臺灣參加殘障亞運,拿到400公尺金牌獲頒國光獎章。
在田徑場上大放異彩的同時他接觸到另一項感興趣的運動——輪椅現代舞。
「因為有了信心啊,所以就會想嘗試更多的方向,感覺舞蹈會更有挑戰性,不僅需要練習舞步還要和舞伴的默契搭配。」
有田徑的底子,他很快上手成了一名優秀的輪椅舞者,最後更是成了臺灣首位輪椅舞蹈教師。
為能夠讓更多人看到輪椅舞者的精神,他組建了輪椅舞蹈班,從招募成員到訓練,最後再到成熟赴海外比賽,呂豐和默默的付出著、等待著。
最後在香港第三屆亞洲輪椅舞蹈比賽,榮獲輪椅舞拉丁第二名;後來更是成為多元障別舞團「鳥與水舞集」的一員。
扭轉生命跑道,化身生命教育講師鼓舞更多人前行
在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榮譽後,他也感覺到自己體能的下降「我是不可能永遠運動下去的,但我可以用我的生命故事鼓勵更多人勇敢前進!」
所以他選擇另轉跑道,成為一名生命教育講師,將輪上的熱情、執著生命的認真態度分享給大眾。
「我的第一場生命教育講座是在林口高中,連校長也算在內,當天的聽眾只有10人。第一次演講,有些緊張,所幸,講座在精采的2個小時中圓滿結束。」
第一次講座的成功給了他繼續的動力,在之後他到各級校園、企業等更多不同的場合分享生命故事,也練就了與不同的族群應對的臨場應變能力。
「小學生反應熱烈,問問題的小手舉個不停,對身障體驗躍躍欲試,換作是大專生的講座反應則是截然不同。」
如何兼顧讓低年級小學生聽得懂,又要讓國中生不覺得無聊,對講者是個挑戰。
但他卻很自信「放心,經過這麼多場次的磨練,叔叔有練過,沒在怕的!」
除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也順道欣賞各地美景,培養了拍攝的興趣,隨著季節轉換,落葉楓紅、繁星滿空都是捕捉的畫面。
「生命講師的事業擴大聽眾的視野,同時我自己的視野也被擴大。」
自信人生不設限,47歲讀大學追尋知識的光
為了拓寬自己知識的廣度,同時也為了挑戰自己,他在47歲時選擇去念大學,在校園中對生命勇往直前從不低頭的呂豐和感動了很多人。
「只要有向上的心,身障、年齡,都不是限制。」
2019年他獲得了臺北海洋科技大學提名,甫獲總統教育獎「大學並不是學習的終點,學無止境,以後還要繼續往上求學」。
受到呂豐和生命故事的鼓舞很多和他一樣的身障者也走上了自立的道路,在遇到貴人將自己從被歧視痛苦中拉出後,他也成為別人的貴人。
輪椅給了他不一樣的人生視野,而且不管是金牌國手、還是輪椅舞者,那都是一個經歷而已,人生不會因為這些事而有巨大改變,重要的是把握當下,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
呂豐和笑著說「儘管最高榮譽的獎盃,終會因歲月斑駁逐漸褪去光環,然而獎盃、獎狀的背後訴說著得獎者積極的人生觀,還有勇於探索未知的熱情,這些熱愛生命的精神鼓舞人心不曾因年日見朽。」
他用熱情、勇氣和堅持的信念,斬斷了人生道路上的所有荊棘。
用生命之光照亮了更多人走上前進的道路。
有人說理想之于現實永遠不堪一擊,因為總有些事沒得選擇。
但奮鬥的生命又怎麼會有上限呢?
記得按讚+追蹤@加油臺灣人,傳遞正能量,讓我們一起去發現身邊的感人故事,獲取更多暖心能量~